島內有一個奇妙的現象,就是存在各式各樣的基本教義派。
在攝影圈裡,有篤信不花錢不攻頂拍不出好照片的器材派,也有深信火柴盒也能拍出好照片的腦袋派。
(當然台灣也真的有能用火柴盒拍出巨作的 真‧大師)
器材派或腦袋派沒有對錯,我認為都對。主要是各種基本教義,為什麼要簇擁的這麼熱切?彷彿值得殉道般狂熱的現象。
這種現象成因說穿了也單純:什麼話說得篤定了,毫無轉圜了,大師氣勢也就油然而生了。
只要把正在研究的事情奉為圭梟,大肆宣揚就能有大師光環加持,那麼有構圖派的存在當然也不足為奇。
如同器材派會說”收齊大三元我才知道什麼叫拍照”,頭腦派會說”重要的是相機後面那顆腦袋”
構圖派的人都說:
”多看看別人的構圖才能拍出好照片!”
”像我這張照片用的就是鸚鵡螺構圖(或是暴龍雷克斯龍三角龍構圖)”
”學攝影最重要的就是構圖!”
彷彿不懂這件事,在廁所打手槍都會被槍決。懂了這件事,冤枉害人被槍殺都沒要緊!
這不禁也讓當時的還是攝影新生兒的我心生疑惑。好像相機後面重要的腦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構圖,沒別的了。
接著開始網路上學習構圖的過程,卻又發現,好像什麼照片都要攀上構圖理論,才顯得專業而凜凜不可侵犯。
能符合構圖原則的照片被畫上了說明線,無法完全符合的也畫上了。
因構圖而展現魅力的照片被當成了教材,魅力並非來自於構圖的照片也是。
構圖被神格化,其他凸顯主題的手法、光影的掌握、前後景的安排,好像都被遺忘或是包含在構圖這們顯學之內。
那我慘了,怎麼辦?每次拍照,我總是只找景,我連好幾個忘了得跪主機板的紀念日都記不住了,哪記得了那麼多種構圖?
於是也就這樣走到了今天,構圖呢?
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認識的一些影友以及我自己,都學習過構圖而後拋棄構圖,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構圖只在初學時有幫助,而後反而會成為束縛
因為構圖理論只需擷取基本,內化而後自行變化。
因為教構圖的文章太多而又太牽強附會,不斷複雜化導致最後失去實用價值。
最重要的一點是,構圖沒有所謂法則,審美觀與時俱進。n年前的好構圖在不斷被複製濫用之下,很快引起人們的視覺疲勞,轉而變成老套古版的畫面安排。
3.照著這個構圖法則去拍,真的就能拍出好照片?
都談了這麼多了還要問這個問題喔...好吧,我發現我自己假扮提問者的問題三有點多餘,就拿來做個總結好了:P
短期內,學習構圖可以拍出令自己滿意的照片(當然也可以說是好照片)。但一個追求進步的人,對自己作品的滿足點會不斷提高。
不久的將來,你會對遵循同樣構圖法則,看起來也差不多的照片感到不滿,這就是該忘了構圖,或自創構圖方式的時候了。
以我自己而言,當我注意到其他更重要的事。好比凸顯主題、光線、精神內涵等等問題時,構圖反而是擺在相當後面的順位。
差不多比社工幫家暴五年的獨臂肉粽媽媽排的順位還要後面。
到了這個階段,太過注意構圖反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
所謂的構圖的內化,並不是要提出或自創更多的構圖方式(我覺得達文西提出的已經太足夠了)。許多只有當時時空下才能產生的照片,額外去做構圖的立論只是在浪費分享者的精力並且使得初學者更加的困惑。
是不是我們也應該把精力放在構圖以外的分析?而不是在替好照片找一個最大功臣時,毫不猶豫的又將構圖給推了出來?
極少數的攝影者關心攝影人的意識表達,像我自己則關心凸顯主題。而太多的攝影人在關心構圖─這個在我來看只是階段性,為了教育目的而誕生的結果論─
這是正常的嗎?
寫下這篇主要是因為構圖基本教義派太多,多到足以成為一種亂象。
許多人到最後都會發現跟我一樣的事情,卻沒人願意說出”構圖只能拿來打基礎,總有一天要遺忘”這種論點。
在倒果為因的構圖分析時,也幾乎所有人都會刻意遺忘,不提出”構圖是種分析方式,是為了把圖的特質描述出來”的結果論。
一張好圖的特質,不會是只有構圖。
一個攝者的價值,更不會是只在應用構圖。
構圖有多少重要性?
需不需要在每次拍照時縈繞心頭思量再三?
值得你花多少精力與生命去追求?
衷心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人,能有一個新的觀點來重新面對這些問題。
在攝影圈裡,有篤信不花錢不攻頂拍不出好照片的器材派,也有深信火柴盒也能拍出好照片的腦袋派。
(當然台灣也真的有能用火柴盒拍出巨作的 真‧大師)
器材派或腦袋派沒有對錯,我認為都對。主要是各種基本教義,為什麼要簇擁的這麼熱切?彷彿值得殉道般狂熱的現象。
這種現象成因說穿了也單純:什麼話說得篤定了,毫無轉圜了,大師氣勢也就油然而生了。
只要把正在研究的事情奉為圭梟,大肆宣揚就能有大師光環加持,那麼有構圖派的存在當然也不足為奇。
如同器材派會說”收齊大三元我才知道什麼叫拍照”,頭腦派會說”重要的是相機後面那顆腦袋”
構圖派的人都說:
”多看看別人的構圖才能拍出好照片!”
”像我這張照片用的就是鸚鵡螺構圖(或是暴龍雷克斯龍三角龍構圖)”
”學攝影最重要的就是構圖!”
彷彿不懂這件事,在廁所打手槍都會被槍決。懂了這件事,冤枉害人被槍殺都沒要緊!
這不禁也讓當時的還是攝影新生兒的我心生疑惑。好像相機後面重要的腦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構圖,沒別的了。
接著開始網路上學習構圖的過程,卻又發現,好像什麼照片都要攀上構圖理論,才顯得專業而凜凜不可侵犯。
能符合構圖原則的照片被畫上了說明線,無法完全符合的也畫上了。
因構圖而展現魅力的照片被當成了教材,魅力並非來自於構圖的照片也是。
構圖被神格化,其他凸顯主題的手法、光影的掌握、前後景的安排,好像都被遺忘或是包含在構圖這們顯學之內。
那我慘了,怎麼辦?每次拍照,我總是只找景,我連好幾個忘了得跪主機板的紀念日都記不住了,哪記得了那麼多種構圖?
於是也就這樣走到了今天,構圖呢?
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認識的一些影友以及我自己,都學習過構圖而後拋棄構圖,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構圖只在初學時有幫助,而後反而會成為束縛
因為構圖理論只需擷取基本,內化而後自行變化。
因為教構圖的文章太多而又太牽強附會,不斷複雜化導致最後失去實用價值。
最重要的一點是,構圖沒有所謂法則,審美觀與時俱進。n年前的好構圖在不斷被複製濫用之下,很快引起人們的視覺疲勞,轉而變成老套古版的畫面安排。
沒有任何一個主體放在井字點上,連符合什麼構圖原則也說不上來,但是我自己很喜歡。喜歡就開心,開心就自信,有沒有構圖,甘摀差?
不可否認,構圖當然要學,否則怎麼內化而後自行變化?
但學習要懂得取捨與反思。基本的水平線配置、三角、平行、垂直、對角、放射、對稱。用得上就用,用不上也不用踱足懊惱,事後再來大修特修,畫虛線畫實線。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視角變化與前中後景安排,還有其他能跳脫這些的構圖嗎?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視角變化與前中後景安排,還有其他能跳脫這些的構圖嗎?
至於過於複雜的,要懂得分辨這到底有沒有用,是能夠內化成為技巧的?還是僅需要知道參考就好?
像一點消失透視構圖,我連為什麼要有這個構圖都不清楚!正正拍一條筆直的大馬路要怎麼不拍出一點消失透視?
多點消失透視,如果現場沒有條件,又要怎麼拍出多點消失透視?
我們需要知道,學習構圖理論幫我們分析出此種構圖帶來的視覺經驗與心理感受,而不是囿於構圖理論。
的確在每個人剛拿起相機,心理萌發一點想拍好照片的念頭時,學習構圖法則是一條捷徑。讓你的照片看起來似乎”懂點構圖”,景物似乎”有經過安排”,除此之外,你還想得到什麼?
還能得到什麼?
想要再更進一步,卻緊抓著那些曾經夙夜學習過的構圖法則而不知突破或掌握其他拍好照片的要素,也許真的會發生我上一篇杜撰的誇張故事也說不定。
3.照著這個構圖法則去拍,真的就能拍出好照片?
都談了這麼多了還要問這個問題喔...好吧,我發現我自己假扮提問者的問題三有點多餘,就拿來做個總結好了:P
短期內,學習構圖可以拍出令自己滿意的照片(當然也可以說是好照片)。但一個追求進步的人,對自己作品的滿足點會不斷提高。
不久的將來,你會對遵循同樣構圖法則,看起來也差不多的照片感到不滿,這就是該忘了構圖,或自創構圖方式的時候了。
以我自己而言,當我注意到其他更重要的事。好比凸顯主題、光線、精神內涵等等問題時,構圖反而是擺在相當後面的順位。
差不多比社工幫家暴五年的獨臂肉粽媽媽排的順位還要後面。
到了這個階段,太過注意構圖反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
所謂的構圖的內化,並不是要提出或自創更多的構圖方式(我覺得達文西提出的已經太足夠了)。許多只有當時時空下才能產生的照片,額外去做構圖的立論只是在浪費分享者的精力並且使得初學者更加的困惑。
是不是我們也應該把精力放在構圖以外的分析?而不是在替好照片找一個最大功臣時,毫不猶豫的又將構圖給推了出來?
極少數的攝影者關心攝影人的意識表達,像我自己則關心凸顯主題。而太多的攝影人在關心構圖─這個在我來看只是階段性,為了教育目的而誕生的結果論─
這是正常的嗎?
寫下這篇主要是因為構圖基本教義派太多,多到足以成為一種亂象。
許多人到最後都會發現跟我一樣的事情,卻沒人願意說出”構圖只能拿來打基礎,總有一天要遺忘”這種論點。
在倒果為因的構圖分析時,也幾乎所有人都會刻意遺忘,不提出”構圖是種分析方式,是為了把圖的特質描述出來”的結果論。
一張好圖的特質,不會是只有構圖。
一個攝者的價值,更不會是只在應用構圖。
構圖有多少重要性?
需不需要在每次拍照時縈繞心頭思量再三?
值得你花多少精力與生命去追求?
衷心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人,能有一個新的觀點來重新面對這些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