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宇宙的真相-第九次元


為了撰寫此系列,我涉獵了幾個領域的現存書籍,除科普與人口、經濟學外,還包含宗教史、20世紀後才產生的宗教雛形或靈學模型,好比像賽斯學、大川隆法、Mircea Eliade、 Emanuel Swedenborg(伊曼紐·斯威登堡)等等。

這並非我對真相沒有概念,而只是想參考現今對神祕學(或稱靈學、不可知、無法實證的領域)的描述。畢竟在寫作歷程裡,這是以往的我絕不會想碰觸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我就像剛學會拿筆的幼稚園大班。


但目前的文字描述總是另我憂喜參半,喜的是某些人的描述似乎與我所見到的息息相關─或者更篤定一點的說,我們看到的是同一個世界─好比斯威登堡的著作。
憂得則是,科學用普及的語言描述稱為科普。科普節目總是令人興味盎然,好比Discovery,BBC等系列。但靈學與宗教卻似乎不斷將門檻提高。

舉例來說,用詞上,如果可以有普及的詞語,那麼為什麼必須用專有名詞呢? 好比識、涅槃、菩提、轉輪這一類的詞,許多本是由梵文翻譯而來,這些專有名詞的形成是在一個無法具體形容這些概念的時代。而如今這些概念已經大致上普及,在行文上我們卻可以簡單的描述一次,而之後用略稱的方式帶過。
好比形容一個人在"明瞭生死,了然宇宙規則的前提下死去"的形容只需要出現一次,而之後的行文都只需要提到"主角死去"這件事,閱讀的人就能理解,不必要硬是套用"涅槃"一詞,除非這部作品裡一口氣死了三十個人。

拘泥一個古有的名詞,既然能夠增添神祕的色彩,當然也能讓本來不易親近的神祕學顯得更不易親近。

"不弄玄"(盡可能的,除非的確無法形容),是我一直以來的原則,也是我覺得現階段非常缺乏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形成了鴻溝,橫亙在"一般人"與所謂"追求靈性生活者"之間。

另一個問題是對科學的態度。

自古以來的科學與宗教關係都循著這樣的軌跡:

宗教詮釋未知→人類求知→產生科學→科學悖逆宗教的解釋→宗教敵視科學→科學敵視宗教。
我視此種對立為一種必然:一者是在未知的沙龍裡翩翩的舞者,一者是將未知迷霧撥開的探險家,你怎麼能期望兩者在早年就一見鍾情呢?

而近不過一百多年,斯威登堡從科學家、建築工程師、哲學家等領域跨界到神學界、愛迪生試圖發明靈界通訊機、到愛因斯坦特殊的宗教觀...當然,現代科學裡包含量子力學、宇宙天文學、醫學領域裡,更不乏有"在研究中才體認到神存在"的科學家。

我們發現這些科學的最佳代言人反而不像"看過幾部探索頻道節目後"就志得意滿的現代人。他們更謙卑的體認到科學與神學最終將走上"相互印證"的道路。

但反觀靈學,至今仍有敵視科學的傾向。藉由貶低科學的認知觀點,試圖提昇現代人對"不可證"的認同。我認為這是絕不必要的。

世界是造物者所創,科學是發現與歸納世界的規律。如果神在世界的一草一木裡,那麼神也會在原子與弦理論裡。
"未可證"的理論也許百年後的人們會明白其中的一部分只是在21世紀"尚未可證"。但縱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胼棄邏輯推理、比較研究、鑑古知今、格物致知等基本科學方法。

因為邏輯同樣是神的手筆。

那麼我們來講講今天的主題,第九次元。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被解釋的世界,含糊籠統之下,許多涉獵靈學書籍的讀者可能都已經直接誤會所謂的次元就是"等級",反正前面的數字越大越高級,什麼第八次元菩薩界,第九次元如來界...有些著作直接將次元二字代換成"重天",五重天天人界,六重天神將界...甚至有假科學之名的誤用,直接將次元與多重宇宙論重疊...請問是怎麼知道次元等於多重宇宙的?如果多重宇宙每個都是三次元又將如何?

請問這些可以實證嗎?可以具體的形容嗎?可以用某種推理讓人相信他的存在嗎?

我現在就試著用國小三年級的數學來解釋第九次元。

一張紙的面積是二度空間,也就是長x寬,一張紙,證明了二度空間的存在。
三度空間的體積是長x寬x高,假使有一個各邊皆為2公分的正立方體,那麼我們可以算出此立方體的體積為8立方公分。

那麼三度空間與二度空間的差別,僅僅是一個維度。兩個維度是二次元,三個維度是三次元,那麼四個維度當然是四次元,依此類推。

目前的科學進展讓我們可以相信,這第四個維度是"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我是四次元世界裡的不肖小學生,面對一個長、寬、高、時間都是2的正方形,請問他的體積如何求得?


因為我是不肖小學生,我算不出來。


時間單位的基準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時分秒是人為的切割,我們在這一秒進到下一秒之時並不會有一種壓到窟窿,一邊發出"Tic Tac"聲響的頓挫感。

如果拿掉我們周遭所有表示時間的物品,讓一個嬰兒從小生活在沒有時鐘,太陽高度恆定的世界裡,時間的感覺也會消失殆盡。因為我們終究是"三次元的生物",我們缺乏對時間感知的器官。

時間的可怕不在於它可以把美女變歐巴桑,而是我們明明是"其實無法感知時間"的生物,卻又明明白白的知道"有時間這種東西"。雖然我們的"間接感知"方式其實是有限並有誤的。但沒有人能否定時間的存在。

我可以多說一點時間是什麼,但在可以更好的形容跟舉例之前請容我保留。回到正題。

時間就是第四個維度,一個確實存在的模糊認知。我們有理由相信套用某種公式能將時間換算成空間當做第四個乘數。好比我們此刻照到的陽光其實來自八分鐘前,如果太陽熄滅了,我們還可以多享受8分鐘的日光浴。這是一個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簡單理解時間與空間關係的例子。第四個乘數是什麼?這就留待現代的物理學家去解迷了。

你也許會開始敲碗大聲抱怨騙錢,說好的第九次元呢?

第九次元的算法很簡單,就是長x寬x高x時間x第五維度x第六維度...一直乘到第九維度,那樣的"立方體",就是第九次元。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根本是個假命題,我也可以題為"宇宙的真相:第78次元"。
許多靈學書籍裡提到的次元數字就跟著名遊戲Fanal Fantasy IV一樣,HP數字動輒破萬,除了看起來比較爽以外沒其他作用。

九個維度的空間長什麼樣子,你能理解嗎?

寫九次元的作者能嗎?

看過九次元佛陀的作者能為我們建立一個佛陀在九次元時的立體模型嗎?


我不能,所以我不寫。
不弄玄的含意就是:"你自己不能理解,不能形容,只能含糊帶過的概念不要講,因為除了自己爽,看了糊塗,顯高之外,沒有作用。"

糊里糊塗的信者與不知所謂的佈道者,合稱迷信。

也許幾年後的量子物理學能給我一點靈感...到那時候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