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於印度的報導,揭示了東印度鈾礦的賈杜戈拉中宛如人間煉獄的景象。
台灣最近熱議的廢核問題是我第一個聯想到的,然而廢與不廢,其牽扯的最根本問題,我卻鮮少看到有被提出來討論。
這篇報導裡搭配了許多怵目驚心的照片,裡頭身體扭曲的當地居民,就好像沉默之丘(Sillent Hill)裡出現的異形一般,不同的是這些照片的主角有著絨毛玩偶般友善而無辜的眼神...
是印度公司?
是浪費的美國人?
"他們慢慢虛弱、罹患各種疾病,小孩不斷夭折,但他們從不敢大聲抗議,因為鈾礦是工作收入的來源。悲哀的是,這裡的人被形容成──或許活著該慶幸,還好活著,死去的人也慶幸,還好已經死去。"
你不會拿著電鋸去肢解一個活人,然後在漫天血霧中得到高潮。
你不會用外科手術把人"口對肛"的連接起來,在這種實驗中得到成就。
但你、我們。卻的的確確會以無知作為藉口,把其他人推向肢體扭曲變形,死去比活著幸福的生活中。
這個不共戴天的邪惡,是每一個認同,並且身體力行的追逐消費主義的人。
是我們。
沒有人不歡迎千元以下的藍光播放機,或兩萬元以下的42吋3D電視。
手機從黑金剛時代的一隻好幾個月薪水,到現在只要兩年不換門號手機就送給你。
從古早買新鞋高興得穿著睡,到現在我們連平民衣著也追逐限量款,丟進垃圾桶裡的衣物也全都是完好的。
生活,是因應著人的想望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就是我們樂見的,樂於身處其中的,我們稱之為"享受"或"進步"、"文明"。
穿洗出荷葉邊的T恤是一種恥辱,穿上一季流行的鞋款是台,用不是精品品牌的行頭是不入流,在高級餐廳打卡是榮耀。
這正是世界上最大的共犯結構。我們喜新厭舊,於是廠商推陳出新。
為了更低的售價、更快速的生產,更多生產所需的原物料與能源,國家也加入這場人類史上最大的犯罪,訂立了關稅、專利、貿易協定,然後養出了更多的財團,財團再驅使媒體,繼續高聲嘶吼流行與入時的必要性,宣揚節約的醜態與過時,於是人們─我們─又繼續披著無知的黃馬褂,成為推動這一切最根本的動力。
我們就像滾輪裡的老鼠,跨出一步後再也停不下來。而更糟的是,現在這滾輪還是電動的,你想停下來都不行!
很少人會回頭思考這一切的本質了。
沒有人質疑消費的必要性,因為政府告訴我們,如果不消費,經濟會陷入寒冬。
沒有人對為什麼產品越來越不耐用表示不安,因為壞了正好可以換新,避免了不入時的尷尬。
於是乎,當然也沒有人會去思考,當生活中我們使用了太多本不必要的物品,我們丟棄了太多本可以為我們服務更久的物品,這會造成什麼後果?
印度的賈杜戈拉當然是一個例子,而他也只是千千萬萬例子的其中一個。我們深陷其中的過度消費所衍生出的過度開採、產品生產的毒害、廢棄物的毒害,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產生如賈杜戈拉這樣的例子。如非洲迦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甚至台灣蘭嶼。
我們不是罪犯,但卻毫無羞恥與悔意的讓許多地區的孩童畸形的過一輩子,讓撿拾工業廢五金為業的非洲青少年難以活過25歲,讓許多人在癌症或各種病變中死去。
假如精算我們在糧食與能源上的浪費會讓國際價格上升多少?而這些漲幅能夠奪走多少買不起這些的貧窮國家的人命,相信毫無意外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殺過幾個人的兇手。
"文明生活"助長的,其實就是非人道的不平權,跨國際的略奪,我們過的每一天好日子,都是建築在他人的悲劇之上。
這些因果關係不需質疑,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用30年代的簡樸精神過生活,台灣就沒有蘭嶼悲劇、沒有貢寮悲劇。
如果世界上都不以美式生活為夢想,那麼就沒有非洲迦納、印度賈杜戈拉。
消費主義循環最奇妙的是:其實沒有贏家。
今天偶然間看到一則網路上的討論"有沒有義美偷工減料的八卦?"
這篇文章揭示了公司生產食品所抱持的不同思維:有的公司寧可在成本上吃虧,也不願意使用食品添加劑。有的公司則把食品添加劑視為理所當然。
這其實也跟這個主題息息相關。P食品公司為什麼用食品添加劑?因為可以壓低成本,增添風味。只要在法規容許的標準裡,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加。至於法規,在一個政權已經被金權滲透的國家裡,只不過像去西服店訂做一套西裝那麼簡單。
如果添加劑這麼好,對壓低成本,提高利潤是那麼的不可或缺,並且法規之下人人平等,那為什麼Y公司就不加?
這個問題留待各位自由心證吧。但顯然的,市場上的贏家是P公司,因為Y公司任何產品都要比對手貴上一些,而且P公司擁有形象良好的通路,一會兒送拉屎熊,一會兒送菇頭筆。最重要的,是P公司的通路成功營造了一種"時尚感",他的所有贈品活動都讓人趨之若鶩,不跟你就落伍了。關於這家公司利用聯合採購打壓農民或熟食供應商的新聞總是一轉眼就下了架,想找還找不到。
我只問兩個問題:
請問贈品的成本是從股東的股利裡掏出來還是消費者的口袋裡?
請問前些日子那些按下去會跳舞放音樂還可以好幾隻連接的小玩偶,他們現在還能使用並且還在發揮功能的有多少?
請問贈品的成本是從股東的股利裡掏出來還是消費者的口袋裡?
請問前些日子那些按下去會跳舞放音樂還可以好幾隻連接的小玩偶,他們現在還能使用並且還在發揮功能的有多少?
消費者的容易誘導,造成今天每個人都在食物裡吃添加劑。
有一天也許Y公司終會因為抵擋不了P公司的強力競爭而倒閉,而過去也必定有許許多多像Y公司一樣的商家已經犧牲。而這正是我們造成的,我們其實並沒有資格抱怨為什麼天然的,不損害健康的良心產品越來越少。
有一天也許Y公司終會因為抵擋不了P公司的強力競爭而倒閉,而過去也必定有許許多多像Y公司一樣的商家已經犧牲。而這正是我們造成的,我們其實並沒有資格抱怨為什麼天然的,不損害健康的良心產品越來越少。
同樣的,我們也沒有資格抱怨為什麼電動車還沒普及、替代燃料還沒出現、生活越來越苦、政治越來越腐敗。
因為我們都沒能跳脫消費主義的循環:
財團製造了需求,需求產生了消耗與浪費。
財團控制了媒體,替自己塑造良好形象。
過度生產犧牲了落後國家人民的生命,然後再反過來荼毒消費這些產品的國家人民的生命。
金權滲透了政權,施政開始偏向圖利特定人,犧牲的就是多數人。
過度生產犧牲了落後國家人民的生命,然後再反過來荼毒消費這些產品的國家人民的生命。
金權滲透了政權,施政開始偏向圖利特定人,犧牲的就是多數人。
是我們助長了這種趨勢,我們每個人身體裡累積的毒素是我們支持這些企業最諷刺的獎盃。
台灣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只要上得了檯面的財團,幾乎沒有一個不循這樣的模式壯大自己,上高速公路要用到的那個也好,汽車油箱裡會加到的那個也好,會買網軍放假消息的那家公司也好。這些曾經都被踢爆,但最後卻都能闖關成功。只要在媒體上多疏通,多花點行銷預算。
世界就是以這個模式運作。而我們就是這麼笨。
商業手段使我們不經意的浪費、物質追求使我們心甘情願的跳進陷阱、而大多數人卻無從分辨。
很少人去想這些事情的關聯。我們都只想在領薪日大大犒賞自己一番。
生活中每一樣"便宜的不可思議"、每一樣"用一陣子就可以丟了"的東西,每一種"因為流行而買,流行過了就束之高閣"的東西,都是將這些隱性的外部成本,轉嫁到開發程度比我們更低的國家人民身上...
他們理應承受這些嗎?就因為降生在未開發的國家?
如果我們讓私心綁架了我們,不願為了共同利益,或是並不能馬上被看見的未來做一點犧牲。那麼很快我們就會體驗到第三世界的苦。
當世界資源逐漸吃緊,國與國間的競爭會益發張牙舞爪。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像韓國一樣的競爭對手劍拔弩張的搶奪我們的實質購買力。
會有那麼一天,台灣也將成為爭取不到資源的"落後國家"。
那時候,你希望世界怎麼對我們?
那時候,你希望世界怎麼對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